高商誉和高负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商誉减值准备,这是王海生物在每一个年报季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6年,王海生物收购并新设19家企业,2017年继续增加50家企业,2018年又新增34家企业2019年经监管部门查询,仅有2家企业被收购在过去的四年里,王海生物已经收购或新成立了105家企业由于持续大规模收购,公司商誉大幅增加,商誉减值损失也逐年增加
《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发现,2016年,王海生物的商誉仅为4.77亿元,到2017年突然增加到35.49亿元,同比增长644.03%2018年至2020年,王海生物的商誉分别为39.18亿元,33.31亿元和24.73亿元今年上半年,王海生物商誉账面价值仍为25.63亿元,减值风险依然存在
2018年至2020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分别为2.6亿元,3.74亿元和5.79亿元,三年累计商誉减值超过12亿元,呈现加速减值趋势这也说明王海生物收购的很多资产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回报,公司的收购整合能力略显不足
负债方面,2021年上半年,王海生物负债总额327.43亿元,其中流动负债321.77亿元
元,占负债总额的98.27%,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1.63%,同比增长2.18%,流动比率为1.04,速动比率为0.93。
同时,海王生物短期债务压力较大,资金链承压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该公司广义货币资金为76.91亿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8.53亿元,短期债务为159.72亿元,财务费用则为4.2亿元,短期债务,财务费用与货币资金,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存在的差额达到78.48亿元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同时,海王生物营收与净利润差距较大的原因也与该公司较高的应收账款有关。
2015年政府批准实行两票制,纯销成为终端市场的竞争核心,这意味着药品流通企业将渠道网络下沉,渠道管理从集中走向分散。
在两票制下,流通企业不得不直接面对药品终端,即医疗机构及下沉市场,但医院等医疗机构回款慢的问题始终无法改善,而主要客户为公立医院的海王生物,由于激进赊销成为应收账款高企。
2017年至2020年,海王生物应收账款一直居高不下,分别为140.12亿元,189.53亿元,180.53亿元及182.6亿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海王生物的应收账款为178.05亿元,几乎逼近去年全年的应收账款数值,占当期总营收的87.98%,同时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44.39%。
有分析认为,过高的应收账款,不仅意味着公司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还意味着公司的风险偏好较强尽管目前海王生物的医院客户回款能力较强,坏账率也较低,但这种体量的应收账款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交易迟迟难以转化为营收和利润的代价企业往往难以承受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5月29日,为了盘活下属子公司应收账款,及时回收流动资金,改善财务状况,海王生物拟将子公司持有的合计约21亿元应收账款转让给长春市感通贸易有限公司和长春市金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应收账款转让折价部分预计会减少该公司当期利润总额约0.46亿元,但通过此次转让会使海王生物提前取得部分货币资金,可以有效降低该公司财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