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通过超常规手段推进高水平科研机构与一流大学建设。引育并重的人才战略是建设人才培养高地的关键所在。”在11月1日举行的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说。
从创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到如今担任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认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需要审时度势,加快调整人才战略方向,拔尖人才应尽快从“以引为主”过渡到“引育并重”,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升级。
今年5月,随着教育部正式发函,历时近6年筹建的深圳理工大学正式获批设立。至此,深圳全市高校数量达到17所,既包括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本土高校,也有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外地高校深圳分校区,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中外合办高校。
樊建平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之所以能吸引越来越多高校,一方面是因为深圳有鼓励年轻人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深圳产业链健全,拥有大量高科技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能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前沿科研成果也更易于实现产业化落地。
除了通过高校与科研机构培养更多本土人才,樊建平谈到,海外人才引进依旧重要。
“近百年来,西方尤其是美国在研究型大学的构建与发展中,已精耕细作出一套高效且有远见的教育理念与管理体系,这些历经时间考验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亟待我们结合本土进行实践、消化吸收。”樊建平认为,积极吸纳在海外顶尖学府从事一线科研的资深教授及青年才俊,是深圳加速建设新专业、新学科的关键所在。
樊建平建议,深圳应通过特区立法等手段为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体制机制提供法律支撑,赋予高校更多自主权,鼓励在人才聘用、人才评价、经费管理、成果转化等方面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激发在人才培养、引进和科技创新上的内在潜能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11月1日是深圳的第八个“人才日”。在樊建平提及的特区立法方面,深圳于2017年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在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设立“人才日”。
去年,深圳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推出30条人才政策,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一事一议”引进全球顶尖人才。
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各类人才总量超698万人,高层次人才超2.6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