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经 陈海峰
当前人工智能悄然渗透各行业领域,人们在享受高效便捷生活的同时,不得不面临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失业潮,尤其是银行业人力资源配置只有重新洗牌,才能在变革中求得生存。
那么,农商银行如何进行人力资源转型?经济学家威廉·J·鲍莫尔在《成本疾病》一书中将社会分为“进步部门”和“停滞部门”。“进步部门”是具有操作重复性、可批量性的制造业,通过技术革新能够让劳动效率不断提升,因此制造成本也快速下降,这类部门的员工会随着每次革新而遭遇降薪和裁员的命运。“停滞部门”是指机器、高新技术等难以进入,手工成分较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教育、服务、艺术等领域,需要人类投入情感,无论时代如何进步都不能被替代。因此,农商银行转型发展应考虑以下因素。
首先,培养业务全能型人才。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无论是柜员还是信贷员,都应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加强对多个领域的学习,拓展多维度视野,深度挖掘自身潜力,从单一岗位走向综合岗位,培养成为“柜员、信贷、理财”精通的全能型人才。
其次,不良资产以人工清收为主。在不良资产清收方面,需要人力成本较高、周期较长、方式多样。尤其是在农村,以个人种养殖为例,一旦形成不良贷款,客户挽救方式就是外出务工偿还,有的客户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现象”。因此,这种情况对客户进行心理引导、心理重建、就业督导方面人工智能无法做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
最后,加强自身服务体系建设。农商银行应该以加强人文体系服务建设为主,将冰冷的语言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提供信贷产品自主“做减法”的功能,从而降低价格达到“实惠”的定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