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伙儿有入手新能源车需求时,大概率会产生应该选纯电还是混动车型方面的纠结。
那么咱们今天就趁着这个机会来简单聊一聊。
纯电车作为不短时间内电动新能源车终极解决方案,其动力结构也最为简单,主要由一块大容量动力电池、电机及电控部分构成其整个动力系统。
其中,电池容量很大程度直接决定了整车续航能力。
不过,纯电车型的动力电池是出了名的成本大户,它甚至能占到整车成本的 40% 左右。
因此大容量电池纯电车型,其售价必然不会太便宜。
此外,虽然目前充电桩覆盖率已相当可观、快充普及甚至还出现了类似蔚来换电技术,补能非常方便。
但由于电机、动力电池特性,低温及高速工况下,续航能力往往大打折扣。
高速 7 折、低温 6 折,高速 + 低温续航膝盖斩是一点没开玩笑。
因此,纯电车型实际并不十分适合北方寒冷地区与长途需求占比较高的用户。
而混合式动力车型的诞生,除了能缓解电池成本压力降低车价外,还很好地解决「续航焦虑」问题。
混动这个「混」字很好理解,即既能外接充电也能加油,实现续航 1+1 效果。
目前混动新能源主要分为增程式混动与插电式混动两种。
增程式混动系统由一块略小容量动力电池、电机、燃油发动机+增程器构成。
其中发动机并不能直接为车辆提供动力,它只负责带动增程器发电,然后将发出的电储存在动力电池中。
欸没错,相当于背了一块大号「充电宝」。
电池电量充足时以纯电模式驱动,没电时还能通过消耗燃油发电继续跑,续航能力自然大大增加。
同时,增程式混动车型还有一大特性是经济性不错,也就是省钱。
外部充电方便可实现与纯电车型相同的长期纯电出行。
即便充电不便以馈电增程模式运行,其燃油经济性也要明显优于传统燃油车。
例如深蓝 SL03 的超级增程,官方表示 1 升油可发电 3.3 度,百公里馈电油耗低至 4.5 L,满油满电续航可达 1200 公里。
当然,增程式混动也有它的缺点,由于仅依靠电机驱动,高速工况电耗会明显增加,高速馈电油耗偏高。
作为对比,插电式混动算得上是一位真正全能型选手。
与增程混动最大的不同是,插电混动的发动机不光能发电,它还能直接参与汽车驱动,为车辆提供动力。
低速工况下以低速效率更佳的电机驱动,高速工况下以发动机驱动,对动力要求高的场景还能电机、发动机同时驱动。
动力、高速经济性都要更好,属于是很好弥补了增程式混动短板。
然而由于插电式混动结构更为复杂,技术要求更高,因此目前仅有部分汽车老牌大厂具备这项技术。
例如比亚迪的 DM-i 超级混动、雷神 Hi·X 插混、奇瑞 C-DM 鲲鹏混动、长城 DHT 混动等。
这其中最受欢迎的肯定是比亚迪 DM-i 超级混动,其自家王朝、海洋阵容混动车型几乎都采用了这项技术。
但问题是,最新第四代 DM-i 发布于 2021 年,对比友商这两年不断更新的混动技术,已算是上代产品了。
最近搭载奇瑞新一代鲲鹏 C-DM 电混系统的风云 A8 远航版,官方百公里 4.2L 馈电油耗,有实测续航更是直逼 2000 公里。
而吉利在三月份带来的新一代雷神电混系统,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 46%,馈电油耗步入 2 字开头,同样号称满油满电续航可突破 2000 公里。
这些显然严重威胁到了比亚迪引以为傲的 DM-i,作为插混界扛把子,比亚迪推出下一代 DM-i 超级混动技术已迫在眉睫。
就在昨天,比亚迪官方微博对旗下新车型秦 L 进行了预热。
继上次秦 L 现身工信部申报图后,这是比亚迪第一次正式公布它的外观细节。
秦 L 外观保留了秦 Plus 前脸特性,尾部引入了比亚迪汉类似「中国结」贯穿尾灯设计,整体颜值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
尺寸方面,工信部显示车长 4830mm,轴距 2790mm,比之秦 Plus 大了一整圈。
这也符合官方暗示的由紧凑级轿车升级到中级车特点。
毫无疑问,比亚迪秦 L 定位明显会高于秦 Plus 一级。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多方消息比亚迪秦 L 将是首款搭载第五代 DM-i 技术的车型。
今年三月比亚迪王传福在 2023 财报投资人沟通会上透露:今年 5 月将推出第五代 DM-i 混动技术。
那么不出意外,它将跟随亚迪秦 L 于下个月正式发布。
第五代 DM-i 由比亚迪第四代 DM-i 改进而来,其号称馈电油耗降至 2.9L/百公里,满油满电续航跨入 2000 公里大关。
海豹 06
参考现款秦 Plus DM-i 百公里馈电油耗 3.8L,意味着其经济性将再次大幅提升。
至于用在秦 L 身上具体会有怎样表现,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了!